工作通訊
九三學社溫州市委員會宣傳部 編 二○一一年三月
九三學社溫州市第七屆常務委員會2010年工作報告
黃兆鴿
(2011年2月12日在九三學社溫州市委七屆六次全委擴大會上通過)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
我受九三學社溫州市第七屆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全會作工作報告,請予以審議,并請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2010年工作回顧
2010年,九三學社溫州市委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在中共溫州市委和九三學社浙江省委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真學習中共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社中央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圍繞中心工作,團結廣大社員,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社的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加強學習,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2010年,社市委把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思想建設的重中之重,積極研究和規劃部署,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并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念。
1、召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會。先后在社市委主委擴大會、七屆五次全委擴大會上學習韓啟德主席在社中央十二屆三次全會閉幕會上的講話精神,并就樹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了動員。在6月召開的常委擴大會上,專題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通過了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的方案。7月,社市委召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會,社市委主要領導傳達了韓啟德主席在社中央十二屆三次全會和十二屆十一次常委會上的閉幕講話精神,社市委秘書長作了題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民主黨派工作”的報告。同時,社市委委員、機關干部還積極參加市委統戰部舉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專題報告會。
2、制定活動方案,加大宣傳。6月,社市委下發《關于印發<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的方案>的通知》,要求社各地方、基層組織認真貫徹執行活動方案。同時,社市委組織有關人員參與社省委征集“九三學社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討會”論文活動,上報了四篇論文,還在《溫州九三》2010年第二期開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專欄,為樹立踐行活動提供平臺。在社市委的帶動下,社各基層組織都將樹立踐行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思想教育任務,并將其貫穿到社的各項工作中去,努力推進社務工作的開展。
3、紀念九三學社建社65周年。8月底,社市委召開九三學社建社65周年紀念會暨形勢報告會,社市委主要領導作建社65周年紀念講話,會議表彰了獲得全國、全省社會服務先進的8個集體單位和5位先進個人,邀請正泰集團副總裁、原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林可夫作形勢報告。同時,將紀念活動與樹立踐行活動相結合,社市委舉辦紀念九三學社建社65周年紅歌會,積極參與社省委征文活動和網上攝影展,向社省委上報4篇征文,在《溫州九三》上開設紀念建社65周年征文專版,兩位社員的攝影作品獲社省委網上攝影展優勝獎。在紀念建社65周年之際,社瑞安市委會綜合支社被社中央授予“優秀基層組織”稱號,我市9位社員被社中央授予“優秀社員”稱號,受到表彰。
4、學習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10月份,社市委第十四次縣(市、區)工作研討會學習了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社市委主要領導就學習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作了動員。10月下旬,社市委分別召開主委會議和常委擴大會,專題學習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 、胡錦濤在十七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深刻領會精神實質。社各基層組織和專委會也積極學習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二、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
參政議政是黨派工作的主要職能。一年來,社市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及熱點、難點問題,選準課題,在發揮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主體作用的同時,積極發動社各專門委員會和骨干社員的作用,開展專題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做好市“兩會”大會發言和提案工作。在市“兩會”召開前夕,社市委多次邀請科技經濟、教育衛生等專門委員會委員、社內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骨干社員參加參政議政工作座談會,就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討論,深入實際調研,積極收集材料,認真撰寫提案、議案。在市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社市委提交團體提案5件,個人提案54件。此次大會發言共120篇,其中我社22篇,占18%,張靜代表社市委作《關于溫州宜居城市建設的建議》的口頭發言。在大會9個即席發言中,我社宋大榮、胡揚五就有關公共交通、化工園區建設作了發言。社市委的《積極發揮政府職能,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和金傳順的《關于建立農產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的建議》被評為優秀提案,占20%。我社張靜、周健民、林曉華、鄭海濱、金傳順、胡揚五等6名社員獲2009年度優秀市政協委員稱號。在市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我社7名市人大代表提交議案、建議11件。另外,社市委團體提案《加強和完善我市政府安置房投資項目代建制管理工作的建議》和陳親凱的《關于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建議》被市政協列為2010年重點提案,占20%。其中,《加強和完善我市政府安置房投資項目代建制管理工作的建議》引起市政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由市政協戴祝水副主席督辦,市政府章方璋副市長領銜答辦。一些提案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并得到落實,如溫州銀監分局對陳鋒的《關于專業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的提案》十分重視,專門制定了《2010年金融支農深化年活動方案》,積極引導相關涉農銀行機構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支持力度,完成消除“金融空白鄉鎮”的工作任務。
2、認真開展調研活動。2010年,社市委積極參加市委統戰部“諍友建言”活動,多次召開諍友建言調研座談會,收集選題,共組織上報了17篇調研文章,其中周健民的《溫州市區域創新能力分析及對策建議》獲二等獎,朱賽玲、阮曉瓊的《關于推進溫州農業貸款的措施思考》和孫國勇、蔣劍鋒的《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助推我市都市化旅游業發展》獲三等獎。市九三界別組政協委員多次開展調研活動,分別赴平陽梅源鄉、臨安市、大羅山等地進行考察調研,有的考察還形成調研報告。同時,積極參加統戰部組織的沿海產業帶建設、塘河治理情況的調研活動等。此外,社市委還積極參加社中央和社省委有關課題調研活動,王宗澤的《從縣域經濟傳統產業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要性》與蘇立勝的《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基礎上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兩篇調研報告參與社中央“九三論壇”交流。蘇立勝的文章《建立議事規則,推進政治協商程序規范化建設》參加省政協政治協商理論研討會交流,獲三等獎。高雍和的《加快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轉型迫在眉睫》和鄭奇芳的《建議盡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法》在《浙江九三》上發表。
3、積極反映社情民意。近年來,社市委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為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重要內容,鼓勵社各基層組織和廣大社員積極報送信息。2009年度,社市委獲市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和社省委信息工作先進單位三等獎。社員高雍和獲2009年度社省委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和市政協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員,并被省政協聘為2010年特邀信息員。2010年,社市委收到信息75篇,其中69篇信息上報給市政協和社省委,截至年底,被市政協采納13篇,獲市領導批示4篇,被社省委采納28篇,社中央采納5篇,省委統戰部采納1篇,省政協采納2篇。許多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之后得到市領導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和具體落實,效果良好。如信息《大型商場、超市安全隱患問題亟待治理整頓》獲市委副書記朱賢良批示之后,受到鹿城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不久之后便出臺《關于認真做好商場、超市促銷活動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各商場、超市在安全經營方面要嚴格執行“四要四嚴禁”。有的社員通過各種途徑向市領導積極建言獻策,受到趙一德市長的重視。
三、完成基層組織換屆,加強后備干部培養
1、順利完成基層組織換屆工作。2010年是我市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換屆年,做好基層組織換屆對于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參政黨作用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社市委認真學習貫徹《九三學社浙江省基層組織工作暫行條例》和《九三學社浙江省基層組織設置和換屆工作細則》,并根據市委統戰部轉發的《溫州市各民主黨派市委會關于做好基層組織換屆工作座談會紀要》通知精神,有計劃地做好基層組織換屆工作。社市委領導及機關干部多次赴縣(市、區)統戰部就有關社地方和基層組織換屆工作進行協商。2010年,我社6個縣(市、區)組織和12個市直屬支社都順利完成了換屆工作。溫州醫學院基層委及下屬支社也順利換屆,還新成立了市水利局基層委員會。
2、重視后備干部培養。通過基層組織換屆,選拔一些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參政議政能力強的年輕社員充實到社基層組織領導班子。社市委多次選派社員骨干參加市委統戰部和社省委舉辦的領導干部理論研修班、參政議政研討班、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
3、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各基層組織和各專門委員會重視開展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增強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2010年,社市委與各專門委員會聯合舉辦新春團拜會、婦女節、中秋節及重陽節等大型節日慶祝活動。10月份,鹿城區基層委承辦九三學社溫州市第十四次縣(市、區)工作研討會,會議圍繞人才強社、參政議政、組織建設、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問題作了交流,就如何做好基層組織自身建設進行深入的探討。
4、基層組織活動有所創新。11月份,九三學社中國農科院委員會一行來溫,與農科院支社聯合召開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研討會,并進行社務交流,這是我市基層組織首次跨省交流。9月份,社市委外聯委在中秋節開展慰問擁軍活動,突破以往三胞眷屬中秋茶話會的慣例,也是活動形式上的創新。
5、做好組織發展和機關建設。一年來,共發展社員53名,平均年齡37歲,其中高級職稱24名,占45%。新社員界別分布:高等教育9名,科學研究5名,醫藥衛生13名,工程技術15名,農林2名,財經2名,普通教育2名,政府機關2名,文化藝術、黨派機關、其他各1名。截至2010年底,全市社員總數為1224人。為加強對新社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他們的參政議政意識,社市委在瑞安舉辦新社員學習班,36名新社員參加,聽取輔導報告。機關建設取得新成果,社市委機關獲“溫州市文明單位”稱號。與對口單位加強聯系,市科技局領導走訪社市委機關并進行交流。9月份,社市委機關干部參加九三全省機關工作會議,學習和研討機關文化建設。社市委機關干部董以鐵下派到鹿城區藤橋鎮油岙村和南岸村擔任農村指導員。
四、發揮優勢,推進社會服務工作
1、救災捐款。據不完全統計,社員向玉樹地震災區捐款57330元。4月份,溫三醫兩位社員參加溫州專家醫療隊赴云南干旱嚴重地區祿勸彝族自治縣九龍鄉開展醫療扶貧活動,為少數民族群眾義診,對當地醫院骨干醫生進行培訓指導。
2、發揮優勢服務社會。兒童節前夕,社市委婦委會組織醫生赴蒼南南宋鎮,為鎮中心幼兒園的兒童進行體檢,并為貧困生送上1500元慰問金。在第22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期間,社市委組織醫療隊赴扶貧點蒼南南宋鎮古樓山村開展醫療下鄉和扶貧慰問活動,贈送13500元慰問金支持養殖戶和病殘特困戶。11月,社市委領導赴結對幫扶點蒼南縣橋墩鎮小源村調研慰問,實地查看了油茶苗培育基地,送去項目幫扶資金4萬元,并慰問小源村20名貧困戶,送上1萬元慰問金。6月份,社市委組織十余名醫療專家赴機關干部董以鐵下派的鹿城區藤橋鎮油岙村義診,送醫送藥,分發健康知識手冊,還贈送花苗。10月份,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文華與社市委領導、機關干部赴藤橋鎮油岙村看望農村指導員董以鐵,社市委捐助5萬元的扶貧款,支持油岙村環村道路、自來水管修繕等民生工程建設。同時,通過社市委領導與外聯委領導的牽線與幫助,市交通局計劃將油岙村0.9公里環村道路納入聯網公路,爭取給予補助。有的基層組織在開展社會服務活動中發現情況和問題,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形成了調研報告或提案。
2、建立名醫社會服務基地。4月份,社市委在樂清經濟開發區醫院建立名醫社會服務基地,鼓勵社內有關醫學專家利用業余時間送醫下鄉,緩解當地群眾看病難、看名醫更難的難題。同時,還組織了十位醫療專家赴樂清開發區醫院,為該區的群眾開展義診和健康檢查活動,并幫助該院醫生解決疑難病癥。溫三醫支社21名全體在職社員加入《溫州晚報》雪君工作室組建的慈善義工團,經常參與各種義診活動,使支社的社會服務工作成為常態。
3、社會服務工作獲獎。在7月份社中央召開的全國社會服務工作會議上,社市委榮獲“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社員項如蓮獲“2006-2010年度全國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在8月份社省委召開的第27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暨建社65周年紀念大會上,社蒼南縣委會獲“2008-2009年度全省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社市委科技經濟專門委員會、社市委婦女工作委員會、社溫州醫學院基層委員會、農科院支社、鹿城區基層委第八人民醫院支社、市第三人民醫院支社、平陽縣基層委鰲江支社等獲2008-2009年度“全省社會服務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林錫芳、孫國勇、林振浪、林潘武四位社員獲2008-2009年度“全省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一年來,我市廣大社員立足本職工作,兢兢業業,在各自的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我社增光添彩。如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社員黃少銘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0年度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他還入選浙江省第二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被溫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溫州市特聘專家”稱號。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社員俞康榮獲“中國醫師獎”,該獎是我國醫師行業最高獎。
一年來,各級領導對溫州九三十分關心。11月份,社中央辦公廳主任徐國權率九三學社中國農科院委員會一行來溫調研。3月份,社省委專職副主委葉烈窯一行到溫州鹿城、瑞安調研,深入了解基層組織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7月份,葉烈窯副主委率省政協九三學社委員和在杭省政協委員來溫進行生態文明建設調研。2月份,市政協主席包哲東、中共溫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陳作榮等領導走訪民主黨派機關,看望機關干部。8月和12月,市政協主席包哲東一行兩次來黨派調研,了解社市委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過去的一年,社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這些成績離不開中共溫州市委和社省委的正確領導,也離不開各位委員和廣大社員的支持和參與。在這里,我代表社市委常委會,向社省委、中共溫州市委及市委統戰部,向各位委員和廣大社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雖然我們的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參政議政隊伍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制度不夠健全,一些基層組織活力還需增強;思想理論建設有待深化;科技服務還需拓展等等。這些問題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改進。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和社市委的換屆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圓滿完成本屆常委會各項任務、開創社市委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共溫州市委和社省委確定的各項任務,深入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履行參政黨職能,推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創新思路,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
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創新工作思路,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自身建設的科學化水平。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為契機,舉辦各種活動,深入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社員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弘揚我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提高廣大社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啟動網站建設。重視骨干隊伍建設,做好組織發展與基層組織工作。加強機關與基層組織的聯系,切實發揮專委會的作用。
二、集思廣益,提高參政議政工作水平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結合自身特點,發揮群體優勢,重點圍繞“十二五”規劃實施、“六城聯創”、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轉型、生態文明建設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研,通過多種方式,整合內外資源,積極建言獻策,不斷提高參政議政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參政議政骨干的聯系,調動社員的積極性,擴大參政議政工作的成效。繼續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積極反映社會需求和民生問題,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三、規范程序,做好社市委換屆工作
2011年是社市委的換屆年,要積極做好換屆的各項準備工作,按照要求,制訂社市委換屆方案,廣泛聽取意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規范換屆程序,積極選拔政治立場堅定、有參政議政能力、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熱心社務工作的優秀中青年社員充實到社市委領導班子中,順利完成政治交接,為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提供組織保證。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制度建設和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機關工作效率。
四、講求實效,加大社會服務工作力度
加大社會服務工作力度,講求實效。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組織好科技下鄉、科普講座、醫療義診、扶貧幫困等社會服務活動。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聯系和合作,加強與兄弟社組織、對口聯系單位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探索社會服務的新途徑和新領域。把握重點,結合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提高社會影響力。
各位委員、同志們,新的形勢與任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社的優良傳統,同心協力,扎實工作,銳意進取,不斷開創社市委工作新局面,為再創溫州發展新輝煌而努力奮斗!
2011年社市委工作要點
月份 | 工 作 要 點 | 負責部門 |
一 月 份 | (1)有關會議、活動的宣傳,撰寫通訊稿上報給統戰部和社省委(1月至12月); (2)收集和修改信息,并上報社省委、市政協(1月至12月); (3)總結2010年宣傳信息工作; (4)統計2010年采用信息和《溫州九三》稿件的稿費。 | 宣傳部 |
(1)確定團體提案并上報; (2)個人提案轉交處理。 | 科技部 |
(1)完成市委統戰部2010年度報表; (2)上報社市委2011年組織發展計劃。 | 組織部 |
(1)開展慰問工作; (2)年終考核; (3)完成人事局、財政局有關年度報表; (4)上報用款計劃(1月至12月); (5)經費報銷(1月至12月)。 | 辦公室 |
二 月 份 | (1)編輯溫州九三宣傳信息工作通訊; (2)啟動網站建設。 | 宣傳部 |
(1)統計“兩會”材料。 | 科技部 |
(1)財經支社、省亞作所支社換屆。 | 組織部 |
(1)召開七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 (2)新春團拜會。 | 辦公室 |
三 月 份 | (1)召開宣傳信息工作會議; (2)收集和整理稿件,出《溫州九三》2011年第1期。 | 宣傳部、宣傳信息專委會 |
(1)義診及科普宣傳活動; (2)扶貧項目幫扶及慰問活動。 | 科技部 |
(1)啟動社市委換屆工作,制定換屆工作方案,成立換屆工作領導小組; (2)社市委委員的民主推薦和測評工作; (3)整理要求入社同志名單供主委會議研究。 | 組織部 |
(1)“三八”婦女節活動。 | 辦公室、婦委會 |
四 月 份 | (1)召開骨干座談會,確定課題調研的內容; (2)確定課題,成立課題調研小組,并上報市、省、中央; (3)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會議。 | 科技部、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 |
(1)農科院支社、綜合支社換屆; (2)召開新任主委培訓班; (3)基層組織專委會工作會議。 | 組織部 基層組織專委會 |
五 月 份 | (1)課題調研; (2)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及參政議政骨干外出參觀學習。 | 科技部、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 |
(1)配合統戰部做好社市委常委、委員候選人的考察; (2)工一支社、建筑設計院支社、市二醫支社換屆。 | 組織部 |
(1)赴外學習交流; (2)“五四”青年節活動。 | 辦公室、青工委 |
六 月 份 | (1)收集和整理稿件,出《溫州九三》2011年第2期。 | 宣傳部 |
(1)課題調研; (2)“六一”兒童節義診活動。 | 科技部 婦委會 |
(1)委員候選人文件請示社省委批復; (2)社市委換屆會議。 | 組織部 辦公室 |
七 月 份 | (1)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動。 | 宣傳部、辦公室 |
(1)課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 (2)扶貧點“三下鄉”; (3)醫療保健咨詢、健康知識講座活動。 | 科技部、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 |
(1)整理要求入社同志名單供主委會議研究。 | 組織部 |
八 月份 | (1)撰寫調研報告; (2)社省委課題結題并上報; (3)“諍友建言”課題報告收集匯總、召開座談會。 | 科技部、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 |
(1)學習貫徹《社中央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意見》精神。 | 組織部、基層組織專委會 |
(1)召開縣(市、區)基層工作研討會。 | 辦公室 |
九 月 份 | (1)收集和整理稿件,出《溫州九三》2011年第3期。 | 宣傳部 |
(1)上報統戰部“諍友建言”課題報告; (2)召開部分社員骨干座談會為“兩會”作準備; (3)召開專委會為“兩會”作準備。 | 科技部、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 |
(1)新社員培訓班。 | 組織部 |
(1)三胞眷屬中秋節活動。 | 辦公室、外聯委 |
十 月 份 | (1)統戰部“諍友建言”評比; (2)召開專門委員會會議; (3)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 (4)撰寫大會發言材料。 | 科技部 |
(1)骨干學習班; (2)新一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候選人推薦和考察工作。 | 組織部 |
(1)重陽節活動 | 辦公室、老齡委 |
十 一 月 份 | (1)宣傳信息專委會活動。 | 宣傳部 宣傳信息專委會 |
(1)議案、提案撰寫; (2)修改“兩會”發言材料; (3)“國際科學與和平周”系列活動; (4)扶貧項目幫扶及慰問活動。 | 科技部、科技經濟和教育衛生專委會 |
(1)召開全市基層組織工作座談會; (2)整理要求入社同志名單供主委會議研究。 | 組織部 |
(1)通知基層組織和專委會上報年度總結 | 辦公室 |
十 二 月 份 | (1)收集和整理稿件,出《溫州九三》2011年第4期。 | 宣傳部 |
(1)修改“兩會”發言材料和團體提案并上報; (2)年報表統計上報各級相關部門 | 科技部 |
(1)上報2012年經費預算給財政局 | 辦公室 |
社市委2010年工作報告的有關說明
第2頁:
9位獲得社中央“優秀社員”名單:方小梅、王宗澤、白樸、孫國勇、胡揚五、林錫芳、高雍和、黃少銘、瞿韶光
第3頁:
《積極發揮政府職能,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執筆人:周健民
第4頁:
《加強和完善我市政府安置房投資項目代建制管理工作的建議》執筆人:葉進春、林華鳴
《關于專業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的提案》執筆人:蘇立勝
第5頁:
《大型商場、超市安全隱患問題亟待治理整頓》執筆人:高雍和、陳銀勛
第9頁:
一、我市社員獲2010年溫州市科技進步獎項目名單
一等獎:
黃少銘、萬里等 《碳納米管控制生長和生長機理研究》
張宏化等 《連作雜交晚稻新組合的選育及關鍵制種技術研究》
二等獎:
葉忻泉等 《HXKZ8-12/630-20戶外智能高壓開關裝置》
三等獎:
白樸等 《溫州市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對策研究》
夏鳳毅等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二次污染控制技術及系統集成》
陳國龍等 《新型金屬網氟塑料制品的制作方法》
二、社員業績(不完全統計):
項敢、黃蓉蓉入選溫州市第二輪工業行業和服務行業“名師名家”。
王林素參與的《溫州市防洪減災體系規劃與建設評價》課題獲省水利廳科技創新三等獎。
田小平獲溫州市551人才第二批培養人選。
張秀堯獲2010年溫州市杰出職工“銀錘獎”。
王弘志參加國家體育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浙江省體育局舉辦的“第三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其參賽項目楊式太極拳競賽套路(40式)、楊式傳統太極刀分別獲得39-59歲年齡段金牌(一等獎)和銀牌(二等獎)。
潘芙蓉參加浙江省首屆體育大會,取得橋牌女子團體賽第5名、女子個人第三名。
虞冠鋒、林錫芳、謝文霞、陳素秀、鄭永克、雷麗紅、許群等7位社員入圍《溫州晚報》“我心目中的好醫生”。
曾硯組建并指揮的龍灣愛樂青少年合唱團在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第一階段各種業余合唱團參加的公開賽中獲童聲組銀獎。
林曉華、何家驊參與的項目“浙南抗逆性樹種篩選與栽培技術改良研究”獲2010年省林業廳科技興林二等獎、省農科院科技成果三等獎。
閆田力被評為2009年度省優秀農村工作指導員。
胡飛雄、楊曉霞獲浙江省衛生廳2009年度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先進工作者稱號。
林堅參與的《溫州市財政收入可持續發展研究》獲2009年度全省財政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獲2009年度溫州市黨政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溫州發達地區財政能力研究》獲2009年度全省財政學會調研論文一等獎、2009年度溫州市黨政系統優秀調研成果優秀獎;《樂清、瑞安稅收潛力比較分析—溫州、瑞安、樂清聯合》獲2009年度全省地稅系統市縣組一等獎,2010年度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中國稅制改革與發展編輯部聯合組織的中國稅官論稅制改革有獎征文評選三等獎;《溫州市地方稅收收入動態演變及可持續發展研究》獲2009年度全省地稅系統市縣組二等獎。
王麗麗獲2008-2009年度全市千庫保安工程建設先進個人和2009年度全市珊溪庫區環境整治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王林素、陳道信獲2009年度全市灘涂圍墾開發建設先進個人稱號。葉輯松、崔應華獲2009年度全市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設先進個人。吳冬敏獲溫州市保護未成年人先進個人稱號。
莊女玲榮獲2009年度溫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她的論文《淺談課堂教學的幽默藝術》獲省二等獎。
吳祖連被評為2009年度溫州市動物防疫先進工作者。
夏萬青連續兩年(08-09年)被評為基層農技推廣優秀工作者。
許舒曼被評為2010年溫州市第八屆早茶節工作先進個人。
阮長青被評為2009年度溫州市百項千億工程立功競賽先進個人。
陳彪獲浙江省水利廳“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先進個人。
徐靜主持的《浙南海域刺參高效養殖加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被列入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幫助企業成功申報《海洋魚類船上加工新技術及設備》,被列入國家863重大科技項目。
賴聯賽被授予“溫州市冬種生產先進個人”稱號、溫州市“新世紀551人才工程”培養人選(第三層次)。
吳壽國獲省林業種苗先進工作者。
李敏被浙江省水利廳聘任為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省級評審專家。
宋慧玲被評為“浙江省十大環保衛士”。
社市委向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提交的大會發言材料目錄
序號 | 題 目 | 作者 | 發言人 |
1 | 關于加強全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保護區建設的建議 | 林曉華 | 林曉華 |
2 | 關于提高中職學生對口就業率的思考 | 李海燕 | 楊 柯 |
3 | 關于解決我市鄉鎮農技員“錯位”、“缺失”的建議 | 徐秀如 白樸 | 徐秀如 白樸 |
4 | 溫州應該有一條“郭公堤” | 葉耀梁 | 宋大榮 |
5 | 重視藻類污染等對“六城聯創”的影響 | 鐘少雄 | 鐘少雄 |
6 | 加強規范引導溫州民間資本 促進溫州產業轉型升級 | 朱賽玲 | 社市委 |
7 | 關于加強金融業違規吸儲監管的建議 | 朱賽玲 | 朱賽玲 |
8 | 為我市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進一言 | 吳勁 李海燕 | 黃少銘 |
9 | 充分發揮《浙江省溫瑞塘河保護管理條例》在“六城聯創”中的作用 | 鐘少雄 | 鐘少雄 |
10 | 大都市 大發展——提高溫州城市化水平 | 鄭海濱 | 鄭海濱 |
11 | 投入 再投入——經濟建設的關鍵 | 鄭海濱 | 鄭海濱 |
12 | 增加細顆粒物的監測,避免空氣質量“被優良” | 傅征宇 | 傅征宇 |
13 | 關于加快我市快速公交建設的建議 | 吳冬敏 | 林錫芳 |
14 | 結合溫州經濟結構調整需要,打造能穩定和發揮引進人才才能的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議 | 胡揚五 | 胡揚五 |
15 | 溫州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 | 古亞云 | 黃凡 |
16 | 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助推我市都市化旅游業發展 | 孫國勇 蔣劍鋒 | 石華孟 |
17 | 民間劃龍舟活動對溫瑞塘河的污染不容忽視 | 蔣劍鋒 | 洪詩哲 |
18 | 完善和規范我市集團公司組建過程中有關財務管理方面的建議 | 葉進春 | 社市委 |
19 | 關于溫州交通的現狀分析和解決措施的幾點建議 | 俞康 | 俞康 |
20 | 關于加大大羅山資源保護開發力度 | 徐秀如 | 九三界別 |
21 |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下銀行信貸投向也要轉變 | 戴建國 | 朱賽玲 |
22 | 關于將我市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建議和思索 | 吳冬敏 | 周藝影 |
23 | 在新時期必需重塑“溫州人精神” | 周健民 | 周健民 |
社市委向市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提交的團體提案目錄
序號 | 案 由 | 作者 |
1 | 關于加強全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保護區建設的建議 | 林曉華 |
2 | 完善和規范我市集團公司組建過程中有關財務管理方面的建議 | 葉進春 |
3 | 加強金融業違規吸儲監管的建議 | 朱賽玲 |
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一、2009-2010年先進集體
蒼南縣委會、瑞安市委會、鹿城區基層委、甌海區基層委、溫州醫學院基層委、溫州大學基層委、龍灣區支社、機關支社、農科院支社、省亞作所支社、溫三醫支社、財經支社
二、2010年參政議政先進個人
張 靜、金傳順、陳親凱、朱敬忠、鐘少雄、朱賽鈴、鄭奇芳、
葉進春、蘇立勝、戴建國、蔣劍鋒、吳冬敏、薛無暇、孫國勇、
阮曉瓊、古亞云、李光榮、李興彪
三、2010年社會服務先進個人
項如蓮、李 驥、林錫芳、林垂聰、楊美高、徐 強、劉國鈞、
胡美龍、徐迦骍、王宗澤、孫國勇、胡飛雄、徐秀如、陳亞東、
林曉華、萬 誠、金偉云
四、2010年宣傳信息先進個人
高雍和、蘇立勝、李連弟、張 靜、胡揚五、葉劍淼、鄭奇芳、
余德明、黃躍君、趙 明、謝綺頻、林益民
2010年新入社人員名單
姓名 | 性別 | 職稱 | 工作單位 | 所屬支社 | 入社 時間 |
楊 劍 | 男 | 經濟師 | 瑞安市農林局 | 九三學社瑞安農村支社 | 2010.5 |
黃 艷 | 女 | 主管護師 | 瑞安市人民醫院 | 九三學社瑞安醫衛支社 | 2010.5 |
劉維真 | 男 | 經濟師 | 蒼南縣靈溪鎮人民政府 | 九三學社蒼南綜合支社 | 2010.5 |
楊曉霞 | 女 | 主管醫師 | 蒼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九三學社蒼南醫衛支社 | 2010.5 |
鐘學萍 | 女 | 經濟師 | 蒼南縣水利局 | 九三學社蒼南龍港支社 | 2010.5 |
羅 勝 | 男 | 講師 | 溫州大學 | 九三學社溫州大學基層委員會第二支社 | 2010.5 |
陳 韶 | 女 | 副教授 | 溫州醫學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支社 | 2010.5 |
孔曉霞 | 女 | 講師 | 溫州醫學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支社 | 2010.5 |
劉國鈞 | 男 | 主治醫師 |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支社 | 2010.5 |
吳偉軍 | 男 | 副主任醫師 |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支社 | 2010.5 |
崔應華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水利管理處 | 九三學社溫州市水電局支社 | 2010.5 |
覃毅寶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澤雅水庫管理站 | 九三學社溫州市水電局支社 | 2010.5 |
夏小飛 | 女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九三學社溫州工業第二支社 | 2010.5 |
施松微 | 女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 九三學社溫州工業第二支社 | 2010.5 |
蔡福泉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登達化工有限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工業第二支社 | 2010.5 |
孫曉霆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計量技術研究院 | 九三學社溫州市委員會機關支社 | 2010.5 |
劉少巨 | 男 | 經濟師 | 深圳發展銀行溫州分行 | 九三學社溫州市委員會機關支社 | 2010.5 |
黃筱霞 | 女 | 工程師 |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綜合支社 | 2010.5 |
錢震宇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 九三學社溫州城建支社 | 2010.5 |
陳瑞芊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溫州市建設工程質檢站 | 九三學社溫州城建支社 | 2010.5 |
周翔天 | 男 | 副研究員 | 溫州醫學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支社 | 2010.6 |
周錦杰 | 男 | 高級音響師 | 溫州市廣播電視發展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市委員會機關支社 | 2010.8 |
林 巧 | 男 | 工程師 | 瑞安市規劃建設局 | 九三學社瑞安綜合支社 | 2010.8 |
倪小平 | 女 | 副主任醫師 | 溫州市中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衛支社 | 2010.8 |
鄭士立 | 男 | 副主任醫師 | 溫州市中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衛支社 | 2010.8 |
付旭晨 | 男 | 工程師 | 南麂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九三學社溫州市平陽縣鰲江支社 | 2010.8 |
黃其欽 | 男 | 副主任醫師 | 平陽縣第二人民醫 | 九三學社溫州市平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支社 | 2010.8 |
謝尚利 | 男 | 工程師 | 平陽縣規劃建筑勘測設計院 | 九三學社溫州市平陽縣綜合支社 | 2010.8 |
潘少華 | 女 | 副主任醫師 | 平陽縣中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市平陽縣鰲江支社 | 2010.8 |
嚴敬忠 | 男 | 工程師 | 溫州市舊城房地產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工業第二支社 | 2010.8 |
李國斌 | 男 | 工程師 經營師 | 溫州市信得達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市龍灣區支社 | 2010.8 |
朱加民 | 男 | 高級工程師 | 浙江省十一地質大隊 | 九三學社浙江省十一地質大隊支社 | 2010.8 |
蔡曉羽 | 女 | 金融理財師 | 中國銀行溫州民航路支行 | 九三學社浙江省十一地質大隊支社 | 2010.8 |
盧曉明 | 男 | 講師 |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 九三學社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支社 | 2010.8 |
樓 玨 | 女 | 講師 |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 九三學社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支社 | 2010.8 |
陳 聞 | 女 | 中學高級教師 | 浙江蒼南縣中學 | 九三學社蒼南文教支社 | 2010.8 |
周景響 | 男 | 中學高級教師 | 蒼南縣職業中專 | 九三學社蒼南文教支社 | 2010.12 |
蔡 劍 | 男 | 高級工程師 | 蒼南縣建筑設計研究院 | 九三學社蒼南綜合支社 | 2010.12 |
管麗麗 | 女 | 講師 | 溫州大學 | 九三學社溫州大學基層委員會第一支社 | 2010.12 |
金一群 | 男 | 經營師 | 溫州市文化傳媒協會 | 九三學社溫州市委員會機關支社 | 2010.12 |
朱曉映 | 女 | 工程師 | 瑞安市水利局 | 九三學社瑞安水電支社 | 2010.12 |
朱瑞卿 | 男 | 工程師 | 溫州同邦建筑設計有限 公司 | 九三學社瑞安工業支社 | 2010.12 |
陳慧君 | 女 | 副主任醫師 |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支社 | 2010.12 |
余煥云 | 男 | 主治醫師 講師 | 溫州醫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支社 | 2010.12 |
張金順 | 男 | 主治醫師 | 溫州醫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支社 | 2010.12 |
吳文燦 | 男 |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 溫州醫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 | 九三學社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支社 | 2010.12 |
余威明 | 男 | 講師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九三學社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支社 | 2010.12 |
文仲琴 | 女 | 講師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九三學社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支社 | 2010.12 |
葉時萍 | 女 | 高級工程師 | 寧波德威工程造價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溫州分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化工總廠支社 | 2010.12 |
湯連云 | 女 |
| 九三學社蒼南縣委員會 | 九三學社蒼南龍港支社 | 2010.12 |
鄭麗慧 | 女 | 高級經營師 | 溫州市玉蘭工貿有限公司 | 九三學社溫州市鹿城區科技經濟支社 | 2010.12 |
沈 佳 | 女 |
| 溫州市工商局 | 九三學社溫州市鹿城區科技經濟支社 | 2010.12 |